2019年度,在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堅強領導下,我院深入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等文件精神,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通過學習,全院職工深刻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之需。2019年,省黔劇院全院職工“用汗水澆灌收獲 以實干篤定前行”,各方面工作穩步前行,為貴州文化事業發展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一年來,我院積極開展各類公益性演出
我院認真貫徹落實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安排部署,積極開展“一路黔行 三下鄉”、“山地文藝輕騎兵”、文藝演出進景區等各類演出活動,足跡遍布全省各地。2019年度完成各類公益演出284場,用文藝演出形式詮釋了中國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民族風采、社會變革,來展現“中國夢”、謳歌“中國夢”。切實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一年來,我院創作完成了大型民族管弦樂《樂詠中華》、《黔韻·箏情》及進行各類演出
今年4月,我院民族管弦樂團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單位,參加了2019“春花秋月”系列之非遺音樂節,并進行了開幕式演出;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成年,展示70年來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我院特策劃大型民族管弦樂《樂詠中華》、《黔韻·箏情》為祖國獻禮,《樂詠中華》音樂會于今年9月22日在貴陽大劇院音樂廳參加了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的演出;《黔韻·箏情》作為2019年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貴州分會場開幕式演出于12月21日晚在貴陽大劇院傾情上演,兩場音樂會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年來,我院創排的大型現實題材黔劇《天渠》演出取得喜人成績
大型現實題材黔劇《天渠》入選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為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演出。該劇在首演取得圓滿成功后,我院按照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做好黔劇《天渠》在全省開展巡演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在六盤水、畢節、全省各大高校開展了巡演;于今年5月赴上海參加了中國第十二屆藝術節、第十六屆文華獎的參評演出,獲得提名劇目獎;繼作為2018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劇目之后再一次參加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演出,于10月15日在貴陽演出;黔劇《天渠》受國家大劇院邀請,于10月22、23日赴國家大劇院進行兩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演出;11月19日、20日,黔劇《天渠》入選了在武漢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等等,得到了主辦方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2019貴州省“五個一工程”獎和2019中國演出經紀人大會劇目“金獎”。
2019年黔劇班學員順利畢業
2013年我院就與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聯合開辦了黔劇班,為貴州黔劇培養接班人,30名學員于2017年回到黔劇院實習,實習期間,我院組織專業教師對學員進行了行當、基本功以及折子戲的排演,通過系統的學習,學員們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今年上演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湄水長歌》、文化部重點劇目《天渠》中都為學員創造了積累黔劇舞臺表演經驗的角色,與此同時,我院還為該批學員量身打造了兩臺黔劇折子戲《峨眉刺》、《鐘離春》,均被文化部“戲曲劇本孵化計劃選中”。今年8月,全體黔劇班學員在貴陽星光劇場進行了畢業匯報演出,展示了《奢香夫人》、《昭君出塞》、《珍珠塔·贈塔》、《打瓜緣》、《秦娘美·尋尸辨骨》、《搬窯》、《失子驚瘋》、《峨嵋刺》等八個傳統折子戲經典劇目,為自己的六年求學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下一步,我院將繼續組織相關師資力量對其進行培訓深造,讓他們早日成為黔劇接班人。
2019年我院新創現實題材黔劇《迎香》和《第一書記》
在我國全面脫貧奔小康的決勝階段,我院擬新創黔劇《迎香》和《第一書記》以我省扶貧戰線上的先進典型事例,綜合提煉出駐村干部在扶貧攻堅工作上的突出事跡,展現我省為響應黨中央“精準扶貧”所做出的艱苦努力。
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砥礪奮進的一年,是全院職工奮發有為的一年,2020年新春佳節之際,省黔劇院領導班子向我院全體干部職工致以最親切的問候!向全體干部職工家屬以及一直以來關注和支持黔劇發展的兄弟單位和朋友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同時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攜全院干部職工衷心的感謝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并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給全國人民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