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昆山開發區職工活動中心影劇院
2018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于10月26日在江蘇昆山盛大開幕,該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昆山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共有76場專場演出,其中包括14臺大戲,31臺折子戲(每臺演出2場)。活動以“戲曲的盛會,百姓的節日”為宗旨,“匯中國百戲,展戲曲新顏”為主題,計劃連續舉辦3屆。
在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安排部署下,由貴州省黔劇院攜貴州省花燈劇院、從江縣文化館、銅仁市德江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安順市開發區幺鋪鎮陶官村三國地戲隊五個單位,黔劇、花燈戲、儺戲、陶官地戲、侗戲五大劇種,代表貴州省于本月25日赴昆山參加“2018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貴州省折子戲專場演出,分別于26日、27日在昆山演出兩場。
貴州省黔劇院參演劇目是黔劇《打瓜緣》和《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取得圓滿成功,并引起強烈反向。通過此次演出,黔劇作為貴州地方戲曲劇種、作為祖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花”,再一次得到全國戲曲文藝界的贊賞和肯定。
朱宏院長(左二)上臺領受紀念獎牌
演出前,現場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和捐贈儀式,省黔劇院院長朱宏和各隊領隊上臺領受參演紀念獎牌并向主辦方贈送了參演劇目的服裝、頭飾、唱腔曲譜及劇本等禮品,據悉所贈送禮品將被當地博物館收藏。
貴州省參演劇目欣賞
安順市陶官村三國地戲隊參演劇目是地戲《趙子龍大戰曹仁》,陶官地戲至今六百多年歷史,該地戲特色是擺陣(高臺)戲,用五六十張至一百零八張四方桌擺成,高為六米至九米,演員在桌子上演出,場面壯觀。曾參加多次演出獲一、二、三名不等。
銅仁市德江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參演劇目是儺戲《關公斬蔡陽》,“世界儺戲在中國,中國儺戲在貴州,貴州儺戲在德江”,德江儺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劇種,有“中國戲劇活化石”之稱。
從江縣文化館參演劇目是侗戲《三媳爭奶》,侗戲是侗族特有的劇種,產生于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在不斷吸取其它劇種的營養下,侗戲不斷提高和完善,最終演變成有說有唱、曲調豐富、別具風格的獨立劇種。
花燈戲《七妹與蛇郎·蜂翁說媒》是貴州省花燈劇院參演劇目,該片段語言詼諧、表演生動,唱腔優美,是貴州花燈戲的代表之作。
花燈戲《往事隨酒涌上心》唱段是貴州花燈戲《月照楓林渡》的經典唱段,唱腔優美動聽,唱詞傳情達意,表演感人至深,是近年來貴州花燈戲的代表唱段。
黔劇演出劇照欣賞
黔劇《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現場
黔劇《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現場
黔劇《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現場
黔劇《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現場
黔劇《奢香夫人·明決策》演出現場 黔劇《打瓜緣》演出現場
黔劇《打瓜緣》演出現場 黔劇簡介
黔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名文琴戲,是在貴州文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地方劇種。從清·嘉慶年間(1796-1820)文琴在貴州流布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1960年2月,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以貴州的簡稱“黔”將文琴戲定名為黔劇,并于1960年8月正式成立貴州省黔劇團(現更名為貴州省黔劇院)。從此,黔劇便成為貴州的代表性劇種。參演劇目《奢香夫人》曾獲文化部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
“奢香夫人”飾演者潘小文接受當地媒體采訪
演出結束集體合影
此次昆山百戲演出盛典活動,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高度重視,在省廳的領導下,貴州各參演單位團結協作,精心打造參演劇目,在省黔劇院統籌協調下,貴州五大劇種集中在昆山亮相,得到全國戲曲界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為貴州爭得了榮譽,也在中國戲曲文化界展示了新時代貴州精神。同時感謝此次活動中在昆貴州商會對貴州演出團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
編輯:馬用河
圖片: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