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眾望新聞 本文約1964字,閱讀約需4分鐘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本網記者 應騰)從舞臺到電影熒幕,時隔64年非遺黔劇再“觸電”,只為講好貴州故事!
11月26日,戲曲電影《秦娘美》在江蘇無錫開機。這也是時隔64年后,貴州黔劇將再度登上大熒幕,開啟非遺黔劇傳承發展新篇章。
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在江蘇無錫開機
黔劇與電影的聯姻由來已久。
《秦娘美》是國家非遺劇種、貴州黔劇代表作,由侗族著名的民間故事“珠郎娘美”改編,講述娘美和珠郎的凄美愛情故事,展示侗族人民勇于追求愛情,追求真善美的決心,被稱為侗族版《梁山伯與祝英臺》。
1960年,黔劇《秦娘美》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中國電影先驅者、導演孫瑜擔任導演,在和《劉三姐》《阿詩瑪》一道公映后,從全國風靡至東南亞地區,給予觀眾對黔劇的美好記憶。
老版戲曲電影《秦娘美》劇照
64年后的2024年9月15日,歷經一年的創排,新版黔劇《秦娘美》在貴州國際會議中心劇場完成首演。至此,這部經典劇目在觀眾的掌聲中“回來”,更在掌聲中完成“向熒幕前進”的第一步。
新版黔劇《秦娘美》舞臺首演照
“一部優秀的戲曲電影,靠的是出色的劇本和優秀的創作團隊,每一代戲劇人和電影人都在為‘傳承’不斷嘗試創新。”戲曲電影《秦娘美》導演杜明告訴記者,為在影片中更好的展現貴州文化旅游魅力,加榜梯田、榕江侗寨、侗繡、侗族大歌等貴州文旅元素都將一一亮相。在遵循戲曲美學精神和創作規律基礎上,還將融合AI特效,融入現代電影藝術,通過敘事手法的變化、演員情感表現力的提升、場景設計和鏡頭語言的運用,充分展現黔劇和地方魅力。
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在江蘇無錫開機
“這不僅是一部電影的開拍,而是貴州文化的展現,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現,也是傳統優秀戲曲文化在熒幕上的再次綻放。”原中國電影集團總經理、戲曲電影《秦娘美》總監制江平告訴記者,在原來影片的基礎上,主創團隊深入苗鄉侗寨,再次發掘秦娘美的歷史故事,把秦娘美的故事寫得更凄美、壯美和優美,“這就是‘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表現,也是藝術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具體收獲。黔劇能不能再在熒幕上大放異彩,就看這部作品能不能拍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拍攝現場
“新版《秦娘美》的開拍,不僅僅是傳承弘揚非遺戲曲,更是給歷史一個交代,給歷史一個印記。”在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黃一慶看來,電影更加近觀、更加聚焦的表現方式,將對貴州黔劇帶來更好的詮釋。
原上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萬傳法認為,“戲曲電影拉開中國電影大幕,我們希望這部作品走得更久、留得更遠。”
“《秦娘美》是爺爺第一次執導戲曲藝術片,也是他拍攝的最后一部電影作品。”開機儀式上,導演孫瑜的孫子孫世樑、孫女孫佳玲,在開機儀式上帶來了特別的禮物——老版戲曲電影《秦娘美》畫報和主演與導演的工作照。
畫報和照片是歲月的見證,也是藝術的傳承
“明年是爺爺誕辰125周年,這部新版《秦娘美》再現大熒幕,將是對爺爺最好的紀念。我們相信,年輕一代戲劇人、電影人的創新力,將讓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煥發新的藝術生命力。”孫世樑說。
孫瑜導演與娘美扮演者劉玉珍、珠郎扮演者吳家林合影
戲曲演員登上大銀幕,對演員來講不是簡單“再演一遍”的過程。主演劉薩首次嘗試“觸電”后,就在思考怎么在不脫離戲曲藝術的同時,把“收”與“放”拿捏好,“電影拍攝是在無數次的演繹下,選取最飽滿的一條,比一氣呵成的舞臺表演更考技巧。”
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主演與主創合影
通過電影“放大效果”提升黔劇在全國范圍的影響力與傳播力,是國家非遺傳承人、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拍攝電影版《秦娘美》的初心。
“時隔64年翻拍經典,讓劇目登上舞臺是傳承;而走向熒屏,則是通過電影傳播方式,展現新時代的非遺戲曲創造。”朱宏告訴記者,電影藝術比舞臺劇場擁有更多的傳播渠道,非遺戲曲和電影的融合,將更好地將黔劇技術層面的表演,提高到藝術層面,“通過電影的傳播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了解戲曲,甚至參與到戲曲的創作和演繹中來。”
新版黔劇《秦娘美》首演劇照
一部戲曲電影,將自然景觀、民族村寨、人文、黔劇、電影,幾個文化元素串聯成一個整體,體現的,則是貴州文化自信和文化創新。
“我們帶著黔劇新人捧出一部作品,并不意味著它的完成,而是意味著它藝術生命的啟程。”朱宏表示,戲曲電影《秦娘美》的拍攝,不僅能夠為黔劇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同時也將豐富黔劇的表現形式,激發黔劇產業發展空間,擴大貴州戲曲、文化、旅游的影響力,拉進黔劇和年輕群體的距離,進一步激發黔劇創新力。
正在拍攝的新版戲曲電影《秦娘美》
據悉,電影將在12月底完成拍攝,制作周期為半年,預計2025年中上映。
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其松,貴州省文旅廳黨組成員葉宇,原上影集團副總裁許朋樂,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萬傳法,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黃一慶,六然韻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勤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當天的開機儀式。
編輯:譚志華
一審:馬用河
二審:陳 林
審簽:朱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