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天渠》劇中黃大發及妻女為修水渠而付出的大愛,讓我深受感動。”專程從湖南衡陽趕來觀看演出的湘劇演員陸林林,在觀看中數次落淚。
5月15日,黔劇《天渠》亮相上海中國藝術節的首場演出,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落幕。
黔劇《天渠》取材“當代愚公”黃大發真實事跡,以黔劇的表現手法,精良的舞美制作,精致的舞臺呈現,講述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擺脫自然貧困和思想貧困,歷經千難萬阻,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把村民帶出貧窮生死線的感人故事,是一部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大背景下,彰顯新時代貴州精神,感染人、打動人、激勵人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
“為了拍好這部戲,我們主創人員多次深入團結村采訪,與黃大發深入交流,希望能夠將黃大發精神通過舞臺傳遞給觀眾。”“黃大發”扮演者、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告訴記者,主創團隊多次走進團結村現場采訪,讓劇目在人物塑造上立得住,也讓演員更有信心。演出中,他扮演的黃大發的樸實無華,一心帶領鄉親們修水渠的精神,感動了現場觀眾,演出結束后,觀眾們紛紛起立鼓掌。
據了解,黔劇《天渠》此次赴滬演出,將與全國優秀劇目一同角逐“文華獎”,將一連上演3場。為更好地弘揚黃大發精神,此次演出全程進行網絡直播,開創“文華獎”演出劇目之先河。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趙相康
文字編輯/陸青劍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